2019-05-24
5月24日,中國銀行發布2019年一季度跨境人民幣指數(CRI)。CRI指數為296點,較2018年四季度上升5點,超出預測值6點。
一季度,貨物貿易結算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比例進一步提升,服務貿易結算使用人民幣結算的規模繼續增長,人民幣在境外的支付結算使用份額增加,跨境人民幣指數繼續走高。
一季度跨境人民幣指數表現良好,得益于多方因素。首先,基本面因素繼續向好。一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7.01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7%。其中,出口3.77萬億元,增長6.7%;進口3.24萬億元,增長0.3%;貿易順差5296.7億元,擴大75.2%。良好的外貿表現,為人民幣跨境使用活躍度的繼續提升提供了基本面支持。
其次,市場環境改善。美聯儲貨幣政策出現轉向,年內加息概率陡降。人民幣匯率企穩回升。一季度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以及人民幣參考外匯交易中心一籃子貨幣匯率指數、參考BIS貨幣籃子、參考SDR貨幣籃子的匯率指數均報上升;境內外人民幣利率水平緩慢回落,利差保持穩定。相對平穩有利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提升了人民幣跨境使用活躍度。
此外,政策利好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逐步擴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范圍,大灣區內的銀行機構可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跨境人民幣拆借、人民幣即遠期外匯交易以及人民幣相關衍生品業務、理財產品交叉銷售業務,大灣區內的企業可按規定跨境發行人民幣債券。
最后,區域化取得新進展。2月末,中銀香港胡志明市分行完成首筆越南非邊境地區跨境貿易人民幣委托結算業務。這是越南央行外匯管理新政下,中行將跨境人民幣結算拓展至越南非邊貿省份的嘗試,對于推進人民幣在中越貿易中的結算使用具有積極推動意義。
展望二季度,外部環境的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加,中美貿易磋商出現分歧,有可能重拾關稅保護措施。盡管美聯儲加息態度趨緩,但美元繼續走強,可能對全球貿易和金融帶來不利影響。這些不確定因素給人民幣跨境使用帶來的影響比較復雜,但支撐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擴大的基本面不會發生改變,預計二季度跨境人民幣指數將繼續保持高位,預測值仍為290。
附件: